凰涅天下 - 分卷阅读878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选择不同,是选的直路还是弯路?但无论哪种,大方向是不会错的。

    名可秀在稷下论讲时,正式将“世界观”从儒家说的“宇宙观”中分离出来。这是一个“道”的高远的不同。对于修身养性来说,心有多远,宇宙就可以无穷大,所以可以用、也应该用“宇宙观”。但用于治国平天下,更需要确立的是:着眼于“现实”的“世界观”。

    所以,格物致知,不是读儒家经籍空想。

    只读儒家经籍观想,也无法让国家强大,无法让百姓日用富足。

    世间能以观想悟道的圣人,只有那么一两个,不是人人都能做圣人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以前以为中庸是难得糊涂。明白了中庸,才知道要做到中庸可真难。后世能做到中庸的估计只有一个周。

    ☆、稷下论学(十)

    二程的洛学想将人人都养成圣人,从道德教化来讲,这个目标定得没错。

    但是,没有考虑到人性。

    名可秀认为,必须将人性与天性分开,人性是人性,天性是天性。

    的第一句话就讲: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”

    人性的来源,自然的禀赋,这个就是“性”。

    这个“性”就是天性。

    人的天性是纯净的,就如一张白纸,可以说是至真,因为没有虚假;可以说是至善,因为没有邪恶;可以说是至美,因为没有不美。

    所以,孔子认为,人的天性是干净的。

    名可秀认同孔子的看法。

    那么人性呢?

    孔子之后的儒家在“人性”上分为两派,一派是孟子派,认为:人性本来是至善的,不坏的;坏是后天搞坏的。另一派则是荀子派,认为人性是恶的。

    二程是性善派,从性善派的这个思想来看:“天命之谓性”,这个性是本来干净的、纯洁的、善良的、无私的,总而言之,至真、至善、至美。这种解释不算错,但是,错在将这个“天性”等同于“人性”。

    于是,孟子等儒家讲天人合一,其中之一就是将天性和人性等同,认为:人性后来出现恶,就是脱离了天性,所以要修道德,就是要回归天性,故谓“天人合一”。

    在这一点上,名可秀可以说与孟子性善派的儒家——包括二程在内——就有了分歧。

    她论讲时道:人的天性是干净的,因为干净,所以婴儿不知道什么是善,什么是恶,可以是纯真的善良,也可以是纯真的残忍。就如天道,视万物都如刍狗:可以说它是至仁——对万物一视同仁;也可以说它是至不仁——视人如刍狗。

    所以,人的自然禀性如天道,故曰“天性”。

    但是,人之所以成为人,必要具有人性。

    而人性,天然的带了自私的一面。因为是人性,对草木动物就不可能如人一样。比如为了保护树木的生命,而不允许穷苦百姓伐木为薪,这可以叫作有天性,但是不讲人性了。

    儒家如果不承认人性的私,硬要将人性还原成天性,那么天性之下,万物皆同,人类你不能去杀猛兽啊,那与天性相悖啊,恐怕人类没法生存了。人人都飞升成为天道吗?或者大家都成为割rou饲鹰的佛祖?


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!

【1】【2】

添加书签

站长有话要说
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