暴君败给了小皇后 - 第23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他承认他生来就是天之骄子,脾气很大,可幼时的他又哪里有这么坏呢。

    是啊,文武百官都觉得他坏透了。

    可是他们谁人知道他为何这般。

    五岁生辰宴上,母后缺席了,没有赶上他的生辰。

    他第一次听到父皇提到那个名字,子儒,温立璋的字。

    六岁,他在射击赛上虽被弓臂伤了小小手掌,却夺了第一,高兴得忘记疼痛,也哈哈大笑地跑着要同母后分享。

    可小小的人儿跑遍了宫殿,都没有找到母后。

    他在父皇寝宫外听到云桂禀报,母后去了将军府。

    七岁,他驯一匹烈马时摔下陡坡,高热不退三日,嘴中喃喃喊着“母后”,醒来抓到的却是父皇的手。

    父皇眼含热泪,那般慈爱地安慰他:“吾儿不怕,吾儿就快好了,父皇会陪着你。”

    殿中没有母后,他假寐支走父皇,跑遍各处,在练兵营看到母后的身影。

    他的母后年轻美丽,端坐在那修长卓立的男人身前,凤目里那样温柔,他从不曾见过那样的眼神。

    他只记得他的母后缺席他成长中许多重要的时刻。

    他只记得那次摔伤腿,是父皇搀着他走路,像市井父子那般见他疼痛,用宽阔的脊梁背他回到寝宫。

    他的父皇永远那么仁慈宽厚,明明知晓母后对温立璋不同,明明在他们父子唯一的争吵中知道他没有错,却还是惩罚了他,不让他顶撞母后,不许他对结拜义兄不敬。

    温立璋是良将,可是忠臣么?

    忠臣会觊觎君主之妻,会搅得君主家宅不宁?

    母后从来只说,他们仅仅只是少年时的仰慕旧情,绝无苟且。

    可他却亲眼见过啊。

    那一年,父皇明明仍在病中。她却靠在温立璋肩头,双肩颤抖,哭得那样脆弱。

    被他撞见,她甚至灭了他身后无辜大臣的口,当夜那臣子坠井于府中。

    戚延从来不知,他坚韧得像个女将的母后竟然会哭,会流泪。

    他从没有看到过母后对父皇流露那脆弱一面,哪怕是外祖父病逝那回,母后也从未在父皇肩头哭过,她永远端着皇后的沉稳智慧。

    反倒是他的父皇,为生病昏迷的母后彻夜守候。她的生辰,他每年都想尽了博她开心的礼物。

    “朕问母后,父皇临终前,你为什么在兵部,为什么不见父皇最后一面?”

    “辽河之战我军惨败,母后在兵部与大臣商议要政,并不知你父皇当时……”

    “辽河之战,温立璋被燕军毒箭所伤,昏迷不醒,这才是母后彻夜扑在兵部的原因吧。”

    太后凤目黯然失色,面对戚延的质问,她解释过多回,已知无用。

    殿中的青年挺拔修长,高出她许多,早已不是稚子。他宽肩卓立,扛着江山之重,终是邦国的基撑。

    太后永远都明白,他心中没有为君的信仰。而若要有,那只能是宽仁慈悲的先皇那贤主仁达的品德。

    “要如何你才肯遵你父皇临终遗言,做个仁君?”

    “除非我父皇醒来。”

    “或是这皇宫里,温夏与朕,只有一个。”戚延收起漠然视线,不愿再留下去,决绝转身:“朕要废后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非要迁怒她!”太后喝道。

    戚延收住脚步。

    太后起伏的心口,目中的愤怒,都像在告诉戚延,他永远无法拿父皇,拿他的一切打动他的母后。而温立璋,温夏,永远都会触及她的底线。让她动怒,令她痛苦,她的情绪永远只为温家人。

    她还说他们没有苟且。

    戚延目中一片沉寂,不愿再多看一眼:“我永远不会接受姓温的人。她叫温夏一日,我恨她一日,我绝不会认她是我戚延的皇后。”

    …

    乾章宫。

    殿中灯火通明,入寝宫的长道上跪满宫人,每隔一丈一柱,一柱一明灯。

    戚延大步迈入长道,宽袖一挥间,明灯皆熄灭在习武之人强大的气流下。玄衫衣袂上,最后一缕华光也悉数湮灭了。

    戚延步入寝宫,斥退满殿宫人。

    想铺笔墨写废后诏书,又不欲叫宫人入内伺候笔墨。

    他便仰倒在龙床上,却才想起折腾这半夜尚未用过晚膳,起身唤吉祥布膳。

    “不,摆点卤食吧,再温上一壶桂花米酿。”

    殿中很快摆满了各种卤食,戚延填着腹,可想起了忆九楼里更新鲜的美味,还有那个与他某处很相似的主家。若那主家在京中,他真想把人拎过来喝酒。

    那人与他一样,心底都装着一个放不下的亲人。

    他爱父皇,也心疼父皇。

    父皇虽有后宫六妃嫔,却钟爱母后,在他对母后不敬时,永远都会为维护母后而惩罚他,要他向母后道歉。可惜少年时他膝盖上跪的茧有多厚,嘴就有多硬。


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!

【1】【2】

添加书签

站长有话要说
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