渣攻重生变好攻 - 分卷阅读56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,比他哥哥更像李圣平,叫李圣平好生失望。要是有个像暮守一那样呆的孩子该多好,比上蹦下窜的李今生省事多了。

    暮守一如今白天要忙将学宫的事情,下午回来要参政,晚上要陪着李圣平处理政务、安寝,倒比李圣平还忙些。

    尤其秋季里将学宫正式开考,他作为总裁,自然要往考场坐镇,真恨不能一个人当两人使。

    今年秋季的将学宫大考,是四大学宫第一次正式对外招收学员,李圣平重武轻文的名声已经显露在外,于是大凡有那么点消息来源、靠那么点儿武的边的人家,都迫不及待地把儿子弟弟往将学宫送,还有书生也来凑热闹的——君不见周向晚,一介书生,纯的,半点武功都没有,还双腿残废,竟然也进去了。听说这残废还颇受重视呢。

    因此,今岁报考将学宫的学子,没有三千也有两千八,暮守一担心错过好苗子,每科的试卷一定亲自阅览,实地考试,也必亲至,如此,到次年春,方录取了五十学子,分三班授课。

    农学宫、医学宫的考试在将学宫之后进行,将学宫录取了五十人之后,农、医两宫的考试才开始。

    将学宫因为有皇后镇守,李圣平殷殷垂问,故而报考的人多,考试严格,农学宫和医学宫就简单多了,不到三个月,一切录取工作完成,各取八十人入学。

    在外游荡的王老,终于带着一部分药材,风尘仆仆地赶回京城,主持医学宫的事务,过了端午,又带着几个学徒离开京城寻找药材,顺路给沿途村落的平民看病。

    王老带着学生一路行来,踏遍大江南北,救死扶伤,活人无数,还治好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瘟疫,又教会部分水土不适宜种粮食的地方的百姓种植药材。这一条曲曲折折的路,后来被称为医圣之路,医学宫毕业的学子,莫不效仿先贤,踏上同一条道路,游历数年归来,才自觉有资格被称为仁医之徒、挂上医学宫侍医的名号,拿起官方医谍行医。

    农学宫的学子则分为两部分,一部分前往凤州,协助太上皇培育良种、改良农具、试种新作物,另一部分则留在京中,专职育种、著书。两部互相竞争,又互相协助,大华的农业遂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,存粮日渐充盈。李圣平之后的皇帝与摄政王利用丰裕的粮食与藩属国交易,诱使藩属国的百姓纷纷停止种植粮食,改为从事获利多却不能提供生活材料的行业,譬如养殖珍珠、开发玉矿、制作香料等等,不过几年间,大华便将所有藩属国的命根都握在了手里,从此如使臂使指,无不听从者。

    在医、农学宫之后开考的百学宫则是最不受重视的,报名者不足三百,录取了一百来人,此后数年也就维持在这个水平上。

    直到新帝登基后,一名百学宫毕业的学员,在河东水患中表现出色,利用自己研制的材料修复水利,巩固河堤,使得一场祸害千里的水灾消泯无形,工部尚书亲自为此人上表请封,新帝与摄政王力排众议,给一个不入流的县尉越级封赏,给爵位县男。

    县男是最低的爵位,在富庶的地方,甚至花点钱就能买这个爵。

    皇帝与摄政王将此爵赐给一个白身,还是一个工匠,引起朝野上下议论纷纷。

    然而此时的朝堂,经过李圣平数次清洗,世家衰微,早已无力阻止平民和寒门崛起。

    此后,又有研发了农具、医疗器械,改进纺织机器,研制出军队火器的工匠获得封爵,甚至有军火世家逐渐形成,未经科举,便从寒门成为贵族。


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!

【1】【2】

添加书签

站长有话要说
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