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刘桂花一样激动的还有林小木。她是刻工,月钱多,再算上温知著给的奖金,一月赚了三两多,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。
一定要好好干,不辜负东家。
她如是想着,却还想另外做点什么答谢温知著。
“不光月钱足,还有奖金,真好啊。”
“东家真是一点没含糊。”
印刻室好几个在小声议论,林小木暗自听着,疯狂点头。
东家真的好好,一点不在乎她的出身。很多人觉得她刻碑不吉利,说媒的都不乐意给她说,东家却不在意这点,还会因她做得好而夸她。
是个顶好顶好的大好人。
-
温知著回到办公室,做这回的项目复盘。
前两日,账房已将这回总销售额给到她。四千册书拢共卖了近八千两,先除去期物料成本费、装修费花的两千两,再有占大头的稿费一千多两,还有人工费、后期纸费,整个算下来盈利在四千两左右。
这个账目一出,温知著倒吸一口气。
古代卖书,真的能赚钱。
要知道,这种盈利她以前做书想都不敢想。
回忆她的职业生涯,也只有那几本畅销书能有这么大销售额,但是最后分到出版社的钱,是刨去各种渠道分成、宣发费、印刷费剩下的,能赚是不假,利润真不高。
何况那还是畅销书,发行码洋在上千万。但大多数书是没这种待遇的,赔本买卖的占多数,最后全压在仓库里吃灰。
温知著揉揉发涩的眼眶,似乎有些明白了,为何社里的老编辑常常回忆出版的黄金时代。
在他们的口中,那是一个千万人渴求知识的时代,也是出版的黄金时代。人人向往知识,渴求进步,从书本中探寻人生的答案,在书页中发奋自省。
是以,那些年书卖得好,几乎是只要出书就能赚钱。后来,随着时代进步,无数便捷式阅读覆盖式增长。
书好像变得……没那么重要了。
渐渐地,那些年成了无数出版人回忆向往的黄金年,也是温知著无缘经历的朝阳时期。
现在,她好像在这里看到了——朝阳初升、暖阳倾泻的全新时代。
这会是她的时代吗?
-
温知著无从得知,也不再分心去想。
无论怎样,她要的是做好当下,稳稳当当地往前迈进。这回书卖得好,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场空白。等这一波过去,她估摸着同类书便会如雨后春笋,一个个冒了头。
到那个时候,她该如何做?
而且,这回问题也诸多,她需要总结出来,再行改善。
一个是书纸问题。
质量且不说,世面上大同小异。但纸后面生产不出来,周期长、费用高,这回的物料费基本全花在上面。原本印量或不止如此,纸的出产大大限制了出货量,得想办法解决。
一个是书内容问题。
她发觉自己思路不算错,也不能说全准确。做教材的选项没问题,但最后几天迫于考期将近,只能选择不发售时,她才发现问题:他们的书太厚了!
如果这书只有薄薄的几页,便是只剩两三天,她也是敢出售的。
关于这个问题,她细细深想,又回顾前世的经典案例,也算是找出原因。这本书全而广,更适合中前期复习所用,最后冲刺用冲刺卷、押题卷反而最合适。
她把这个记下来,盘算着如何优化。之后,她还会出院试、会试等书,布局整个教材品类,届时好规避此问题。
做完复盘,她简单收拾下,提前下班。她把要付的稿费换成银票,先去了趟府衙,亲自给同知送去。
同知看着手中的银票,克制着激动情绪:“这是全部稿费?”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