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好事,可多出的这比银子从哪里来?从户部来?想都不用想就会被户部尚书哭穷。从工部来?也是件难事。朱厚照代入其中,想了整整两日,都没想出来答案。
张羡龄听ru母说寿儿房里的灯这几日一向都熄灭得很晚,有些奇怪,问清缘由后,她安慰寿儿道:“你是诸葛亮么?光看奏疏一眼,就能想出好几条妙计来?这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事,总得留些时间,好好想清楚。现在你跟这较劲,越想越想不出,听娘的,周末好好玩一玩,等到回来上学,说不定就有些灵感了。”
周末,她领着寿儿几个去西苑捕虾。这虾其实是宫外进贡的,只是放到池里,让贵人们捕捉着玩。
捉来的虾,张羡龄命膳房做了三虾面,虾籽、虾脑、虾仁,分别料理。虾仁最简单,剥壳之后去虾线,过冰水备用。虾籽需人工挤出,二十几只虾才能配出一碗三虾面所需的虾籽来,虾脑同理。三者于热锅中煸炒,火候一到,立即起锅,汇聚在一碗面中,又鲜又香又嫩,淋上些芝麻油,一拌,那滋味真是绝了。
吃完一大碗三虾面,朱厚照心情很美妙。
他向张羡龄说:“其实也可以效仿汉制,让边军屯田,这样也可自己筹备些军粮。”
张羡龄抚掌道:“不错,这是一个思考的方向,自古以来耕战不分家。平常耕种训练,战时打仗,这也老例了。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,更重要的是开源,即朝廷想法子,在不加田赋的前提下,尽可能使国库富裕。”
到底是朱祐樘给寿儿出的题,她不方便说得太明白,只是略提点一二,便不说了。
举一反三,朱厚照最后交上的作业,换得了朱祐樘的一声夸赞。
玩了痛痛快快的一个暑假,开学之后,朱厚照的任务又多了些。
朱祐樘见朱厚照已经领悟奏疏里的弯弯绕绕,便命人挑选了最新的奏疏给他看,有时候也会问问他的看法,考一考他。
这些奏疏几乎都是实时的,没有标准解法,因此看来起特别麻烦。
看奏疏的同时,朱厚照的书房里还多了两扇大屏风。一扇屏风上密密麻麻写着六部九卿的姓名,另一扇屏风则写着各省市五品以上官儿的姓名,好使朱厚照熟悉背记,看奏疏的时候也不至于因不识得人名而两眼一抹黑。
除此之外,内侍还从宫外采买来市面上的每一期小报,不仅仅是策论性的小报,还有讲民生的,讲吃喝玩乐的,很杂。朱厚照学得累了,就把小报挑出来,专看娱乐版放松放松。
沉心看了几个月的奏疏,朱厚照发现了一件神奇的事,这几个月的奏疏,大多围绕着一件事在吵吵——海禁。
一部分人支持开海禁,另一部分人则反对,双方都有道理,于是纷纷发表意见,引经据典,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骂战。
在学到许多骂人不带脏字的方法之后,朱厚照隐隐猜测到了爹爹的想法--他应该是支持开海禁的。
第108章
朱厚照私底下向爹爹讲了他的发现, 得到了一盘板栗酥作为奖励。
“有些话心知即可,无需明言。”朱祐樘教导道。
朱厚照有些不解,吃完一个咸味板栗酥, 拍拍衣襟上掉落的酥渣, 问道:“可是, 若不给明令, 这些臣子若是打马虎眼呢?”
“你下了诏书,臣子便当真一心一意的遵守么?”朱祐樘反问他。
答案显然易见, 上有政策,下有对策, 一定会有些人不乐意,要么搬出祖训旧例,要么说上一堆孔圣人的大道理, 以行劝诫之举。
想到这里, 朱厚照撇了撇嘴。
朱祐樘原本想揉一揉他的小脑袋,手抬起, 却最终落在他肩膀上。
“慢慢来, 不着急。”
左右还有的是时间。
二月, 朱祐樘出宫去祭皇陵, 他同笑笑商量说:“这回带寿儿一起去。”
张羡龄自然是答应的,只是叮嘱他们父子俩在途中要注意一些。
“尤其是樘哥哥,小吊梨汤在途中作下午茶吃。”
年初有些倒春寒,朱祐樘咳嗽的老毛病又犯了。张羡龄请太医、女医都看过,只说要好好调理, 缓去病根。
食疗也是其中的一部分,张羡龄便搜罗了一些润肺止咳的食物,变着花样做给他吃。这一项吃得较多的, 是小吊梨汤。
进贡的上好雪梨洗净改刀成块,与银耳、冰糖同煮,再撒上一把枸杞,几粒话梅,吊在小火炉上慢慢的熬。等熬上一个时辰,握着厚纱布揭开盖一瞧,颜色清如茶,便可以食用。
因为放了冰糖,所以可以当做甜品吃,朱祐樘倒也能接受。
“知道的。”朱祐樘唤她,“笑笑,你过来瞧。”
张羡龄走过去一看,是好几套长画,最上面一卷是天寿山周围地区的堪舆图。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