凰涅天下 - 分卷阅读820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    党员之一,并被选为党议员。党首是名可秀,卫希颜为资政理事,丁起、赵鼎、宋藻、郑彀四人为执事,他们六人共同组成党内常议会,即理事会,处置党内常务。

    五月初六,名可秀召开大公党第一次理事会,选举并任命理事会下诸职务。

    至此,史上第一个政党才算真正建立起来了。

    大公党的成立对于“名党”的影响是深刻的——

    最大的影响来自于权力的分配方式。以前的“名党”,权力集中于名可秀一人,名可秀是的“君”,他们是“臣”,名可秀是主,他们是从——他们的权力来自于名可秀的给予,权力的分配是上对下。成立政党后,权力则于集中于名可秀一人分散到理事会和理事会下诸职,而最高的决策权是在党议会。虽然因为名可秀无与lun比的威望,她的意志仍然是大公党的意志,但是,权力的分配方式已经发生变化,不再是上对下,而是平行的——大公党党员拥有的“议”和“决”的权力,来自于党章的规定,而不是名可秀的给予。

    “……这个重要的变化用一句话概论,即党内人人平等之思想。党章之下,同党者同志,同志者同行,区别只在于职位的高低,权力的多少,而不是主与从。这是一种权力地位上的平等。初始,这种平等思想只是一种不明确的意识,但当它从萌芽到渐渐明确,并最终成为党员成员的信仰时,便随着党员的政治活动而影响到整个国家权力阶层,这就必然而然地推动士大夫阶层的权力思想嬗变,从‘与士大夫共治天下’到“与士大夫共有天下”……。这种思想嬗变是对国家权力的‘共有’要求,它从权力形式上要求改变权力来自君主赐予的这种‘不平等’,于是,国家立宪产生了。”

    ——摘自,著者文天祥(大公党第十二任司宣,帝国内阁文化及教育大臣),华夏纪年3998年、宋历340年7月出版。

    这一年,是建炎十三年。

    大公党的成立对于此时的大宋帝国而言是默默无闻的,尽管它在后世被史书称为“国家立宪的奠基”,但是,这一年对于大宋臣民来说,唯一不寻常的是皇帝的驾崩和新君的继立。

    这一年九月十七,在经过两府全方面的考察后,皇长子赵瑗被立为储君。

    按储君易名之制,由皇太后代大行皇帝赐名为昚(射n)。

    九月十八,新帝登基。

    次年,改元大宪。

    曰“天之方难,无然宪宪”,宪为喜乐之意;谥法曰“宪”为“圣善周达、创制垂法、表正万邦、仪范永昭”——新的年号表征了这些美好的意义。

    但在大公党内部,这个年号还有着更深刻的意义。

    在后世的史书中,赵昚被称为“元宪皇帝”,相比雄心勃勃的“中兴皇帝”赵构,赵昚留名于青史的却恰恰是他的“无为”。而在历史功绩上,这位“无为”的元宪皇帝,也比称为中兴之主的高宗皇帝有着更高的地位,最重要的功绩即在于“宪”。

    大宪年号持续了六十二年,这六十二年,史称“大宪盛治”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真正的盛世。

    那不仅仅是一个帝国的盛世,更是一个文明的盛世。

    而大宪盛世的意义,远远不止如此。

    或许可以用大宪五十年,在帝国第一届国家议会上,首任议长名可秀的致词以概言——


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!

【1】【2】

添加书签

站长有话要说

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,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,app没有广告!阅读方便

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,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,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